
在婚禮上嘅向新人撒上花瓣,傳統上是賓客向新人表逹祝福,祝願新人一生幸福快樂。
說是撒花瓣,其實最初是撒Confetti,七彩紙碎。
這要追溯到1700年的意大利,「Confetti」來自一種意大利甜食,裏上糖的杏仁,但當時不會在婚禮上撒,而是作為禮物分發出去。
1875年,因為米蘭狂歡節令第一張紙質Confetti誕生,外形和現今婚禮上的七彩紙碎沒太大分別。
不過真正令它流行起來的,卻是英國。在1895年,撒七彩紙碎首次在英國婚禮上使用。
英國婚禮在傳統上,認為在新人身上撒上生米會為其帶來好運。
由於生米又硬又鋒利,砸在身上生痛,於是便用意大利的七彩紙碎代替撒米。
時至今天,除了撒彩色紙碎,配合新人的喜好、婚禮的主題,亦演變成撒花瓣、羽毛、泡泡、花炮、絲帶、氣球、人造雪等各種替代品。
新娘子頂著滿頭滿臉的紙碎花瓣上台,
既不美觀,又要花時間處理掉和補妝,
影響新人投入婚禮的心情。
有新人會選擇進場由花童以撒花瓣作開路,但這是另一個撒花瓣的用途。
近年內地的婚禮流行在台上,
由場地工作人員或伴郎,把一大袋的花瓣用力拋向台上深情對望的新人
以營造漫天飛花的效果,好讓攝影師拍到唯美婚照。
傳統上,最適合撒花瓣的時間,是在新人完成證婚,步出教堂或退場時進行。
寓意祝福新人步入人生新階段。
這個時間能捕捉到新人和賓客的真情流露和互動,
幾乎是100%能拍到精彩照片。
花仔花女 | 兄弟姊妹 | 賓客 | |
---|---|---|---|
優點 | • 天然呆萌 • 笨拙論盡的姿態 • 令現場氣氛升溫 | • 容易安排及控制 | • 參與度高,氣氛更好 • 人手眾多,易協助攝影書營造效果 |
缺點 | • 較難控制 • 礙於高度和年紀,只能撒在通道上 | • 身兼數職,難於兼顧 • 玩心重,容易玩過火 | • 要有人統籌安排 |
無論是哪一類人選,都需要有經驗人士的統籌,確保過程萬無一失,畢竟這是無法綵排、沒有Take 2的重要環節。
由Wedding Planner 統籌 | 由司儀統籌 | |
---|---|---|
優點 | • 有經驗,能執行細節,節省時間 • 令兄弟姊妹可以唔使咁辛苦 | • 有經驗,能執行細節,節省時間 • 令兄弟姊妹可以唔使咁辛苦 |
缺點 | • 成本較高 | • 成本較高 |
有經驗的婚禮司儀,往往會兼任婚禮上的統籌工作:
1. 新人進場前,司儀會先公開召集願意撒花瓣的賓客,可以靠近通道兩旁。
2. 安排兄弟姊妹在簽署證婚時,向相關的賓客派上花瓣杯。
3. 等宣佈新人退場時,適時向新人撒上花瓣。
從中掌握婚禮的起、承、轉、合,在繁瑣的程序裡安排各人的崗位,適時做出調整和應變,協助攝影師拍出靚相,為新人營造浪漫婚禮的催化劑,確保各單位都能完美配合。
要有好的效果,就要把花瓣向上拋出,盡可能高一點,當花瓣輕輕向下飄落,有助攝影師捕捉精彩畫面。
當然不排除部份頑皮的賓客會故意向新人臉上撒花瓣,藉此表達他們興奮。
除了在新人頭頂上空撒外,新人的身後也可以撒,以營造背景繽紛效果。
但已經撒過新人頭頂的,就不要再追著新人撒,滿頭滿臉的花瓣紙碎,拍出來不美觀。
‼️注意:部份場地對於撒花瓣或紙碎,會有額外清潔費或不允許,事前要向場地查詢清楚。
新人可以因應自己的喜好和婚禮風格,選擇撒什麼,當然要視乎場地是否適合和充許。
乾花瓣、真花瓣、假花瓣
真花瓣質地較重身,不易隨處飄走
可以有心形、星形、圓形、方形,也可以選擇閃紙碎或皺紙碎
但留意紙碎太細,如果讓小童吸入,容易有危險
租用泡泡機,總比派給賓客泡泡瓶自己吹效果來得好
綿密滿布的泡泡,也免卻打掃的麻煩
綁在木棒上的彩色絲帶,可讓賓客揮動致上祝福